首页

搜索 繁体

七十年代女知青奋斗记 第20节(3 / 5)

,眼不斜手不动,规矩得不像农村野惯了的孩子。他骨相很好,却偏偏长得面黄肌瘦,像是长期吃不饱饭,但他手里拿着的牛奶饼干在供销社价格跟大白兔奶糖差不多,一般人家根本买不起。

这一看就不正常,难怪村里人觉得孩子病了。

作者有话说:

第二个怀孕的少女

“孩子是一直瘦还是忽然瘦的,除了瘦以外还有什么别的症状,只要是忽然发生的改变,都算。”白露其实在看见那个大水壶的时候就有了猜想,但该有的望闻问切是必不可少的。

“正玉以前是个小胖墩,去年开始越来越瘦一个月掉好几斤,可是孩子吃得越来越多,那会儿带去县里看过,医生说是肚子里有虫,开了打虫药回来吃,后来不但不见好,还总是喊渴要喝水,还尿得多,每天夜里要起来还几次。”

白露给孩子把脉确定病因后,看着这个叫正玉的小男孩,心里不好受。

“婶子,孩子患的是消渴症,西医上叫糖尿病。这个病症目前还没有能治好的方案,只能控制病情。在西医上是用胰岛素,但是这药咱们小地方不一定有,价格也不便宜。我这次出来没有带这方面的药,这样,我给您开个写封信,您带着孩子去木家堡制药厂找沈白霜,让她给你配。得了这个病,饮食方面必须要注意,孩子很多东西不能吃,尤其是糖类,我给您写张条子,您平时多注意。”

看着孩子懵懵懂懂的眼神,白露又心软了几分:“如果有条件,最好带孩子去木家堡做一段时间的针灸治疗,虽然不能根治,但起码把孩子的身体调养起来。糖尿病到了几十年后也不能根治,严重的病人每天吃饭前都要打针,一辈子离不开胰岛素,白露的爷爷说中医曾经有能完全根治消渴症的疗法,但是失传了,他研究了一辈子想解决这个难题,没能成功。后来白露接手了爷爷的研究,也没有进展,她每天刷交易系统,也没有刷出来过关于这方面的资料。

“治,我们治,听说沈医生收药材,您看看这些能给孩子治多久,就算看不好病,孩子能多活一天算一天。”那婶子听说治不好,以为是绝症,眼睛都红了,她取下背在后背上的布包,递过来给白露看,里头竟然都是处理得很干净的三七和重楼!粗粗一看,竟有二十几斤的样子!

“怎么这么多?”白露正想给她解释,忽然被递到眼前的药材吸引住了。梅子树山头虽然多,但因为没有野兽大部分都是有人区,其他药材村民们可能不知道采,但三七重楼在收购站也能卖些钱,村民定然不会放过,包里的药材一看就是刚挖不久的。

“我娘家是小河村的,前几天回去喝满月酒遇见队长开会,晓得了您要进队的消息,回来就急忙把山里养着的都给挖了。”

“你说,这是您养着的?”

“对,我家那口子小时候在医馆做过一年学徒,后来老医生意外没了医馆关门只得回家,他学了些药材又教给我,我们这些年都靠着采药过活,可山里的药材太少,所以遇上好药材结了果子,我们会摘了找个大家不爱去的地方撒下去,一开始长得随意,这些年也算种出些经验,收获就多一些。”

这想法竟然与白露不谋而合!

“婶子,冒昧问一下,如果要您带着正玉去木家堡长期住,我在那边能给您找个活干,您家里人能同意吗?”

“哪里还有什么家里人,我们家啊,就只剩下我和正玉了。”很平淡的一句话,她甚至是笑着说的,但白露却忽然心酸起来。

“您大概听说了,我要在木家堡种药材,但您看我这忙里忙外的抽不开身,木月他们打猎是好手,种药材到底不行,您要是愿意,可以去那边给我帮忙,木家堡工分给的不错,这事儿我就能做主。”

“我去了木家堡,沈知青能一直给正玉看病吗?”这位婶子显然动心了,她一生孤苦,人到中年丧夫丧子就剩下这么独苗苗,偏偏夫家还是杨平本家堂兄,自从正玉病了后,那家子就盯上了他们家的财产,杨平媳妇和弟媳三天两头来家里占便宜。

“这您放心,只要我在寨子里肯定亲自给孩子调理,我如果是出去办事也会嘱咐妹妹和大徒弟管好孩子。”又收纳了一枚人才,白露很开心,她过手的药材千千万万,这三七和重楼一看就是多年生长没有用过化肥农药的,药性极好,这简直像是老天爷给她准备的种植人选啊。

两人说好,那婶子自我介绍叫鲁丽华,她留下药材拿着白露写的信便要走,抬起脚忽然想起什么,转过来看着白露那张艳光四射的脸,小声说:“沈知青你看完病早点离开梅子树,若是要留宿最好待在杨柳家,不管去哪儿都叫外头那黑小子跟着,千万别自个儿去。”

说完她就带着孩子出去,外头排队的村民们见状便围上去问孩子到底怎么了,这婶子也没瞒着:“说是得了消渴症治不好,长期控制不发病得去木家堡,这是孩子唯一的活路了。”

“呀,这得一大笔钱吧。”问话的人惊讶。

“花钱也没办法,我如今就剩正玉这么个指望了,我打算去木家堡求求大当家,看能

热门小说推荐

最近入库小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