&esp;群山不知野花香的两条视频两石激起千层浪,被广泛传播到各个社交平台,引起了无所事事午休刷手机的网友们的热切讨论。
&esp;&esp;【好家伙,我直呼一个好家伙,这不是我家吗!这对比视频一放,我才反应过来,靠,真的一模一样!】
&esp;&esp;【考古队今天早上去的?有专业设备的话,挖墓应该很快吧?是不是今天就能出一个结果?】
&esp;&esp;【不会真的有几千年前的老祖宗的墓吧!沈大佬在直播里说的可是汉代以前!我们现在出土的汉代以前的文物还是太少了,如果是真的,说不定对弥补历史空缺又是一个有利的证据!】
&esp;&esp;【我能说吗,坐标京大,我室友是考古系的学生,昨天半夜急急忙忙被导师叫走,今天我给他发消息也没回,不会就是去这里了吧?】
&esp;&esp;【我能说吗,坐标社科院考古研究所,我今天来上班,确实有好几个大佬都不在!】
&esp;&esp;【手动艾特社科院考古研究所,京大考古研究院,你们真的去了沈大佬说的地方吗?挖出什么来了吗?】
&esp;&esp;令所有人都没想到的是。
&esp;&esp;社科院考古研究所许久没动的官博居然诈尸了。
&esp;&esp;在网友沸沸扬扬地讨论了个把小时,热搜高高挂在首位的时候。
&esp;&esp;官博居然回复了。
&esp;&esp;社科院考古研究所:【我所考古专家已于今日到达建南省安心市铜雀镇,在当地海岛树林发现一处古墓,初步预估至少是两千年前的墓穴。】
&esp;&esp;【更多信息敬请后续关注。】
&esp;&esp;网友们惊掉了下巴。
&esp;&esp;【不是,你来真的?】
&esp;&esp;
&esp;&esp;建南省安心市铜雀镇, 海岛树林,古墓现场。
&esp;&esp;星夜兼程、风尘仆仆赶来的考古学家们还有其他的工作人员们围成一圈,他们面前是肉眼可见已有十几米深的一处深坑。
&esp;&esp;但很明显, 现在还看不清底下形状,通道还未彻底打开。
&esp;&esp;在他们旁边, 考古大棚已经拔地而起,装载了激光雷达测绘系统的无人机在半空轰隆作响。
&esp;&esp;大棚内已经简易安装了部分机器, 开始运作、分析。
&esp;&esp;隶属于国家的考古队挖墓一向有一个好听的称呼, 叫保护性发掘。
&esp;&esp;不同于盗墓者的见钱眼开, 只为窃取值钱器物、文物而不管不顾地破坏性盗墓。
&esp;&esp;考古工作者基本都会通过专业性手段挖掘古墓, 目的是为了通过古墓探寻历史留存、发掘历史信息,探索缺失的历史,还原种花家几千年前的社会风貌、证实曾经存在过的时间和岁月。
&esp;&esp;这是寻根溯源、建立民族自信的一个重要来源。
&esp;&esp;但,说得好听吧。
&esp;&esp;很多有原则性的考古工作者都声称他们是被动挖墓,都是为了抢救被盗墓者破坏的或者因现代施工需要移除的文物。
&esp;&esp;但考古工作者的存在意义就是考古,没有“古”,何处“考”。
&esp;&esp;因此, 原则性底线是,在技术手段允许、不破坏文物遗址的前提下,那当然是能挖掘多少挖多少。
&esp;&esp;而,眼前的这处古墓,着实有些让人惊喜了。
&esp;&esp;“老谷,咱们这次运气好啊, 这处墓居然还没被盗墓者光顾过。”一名留着络腮胡、其貌不扬约有五十多岁的男子哈哈大笑,心情激动。
&esp;&esp;他姓何, 名叫何才英。
&esp;&esp;被称为老谷似乎是这次行动带头人的老者点了点头。
&esp;&esp;他身材干瘦,眼里精光四射:“幸亏咱们来得早, 昨天接到消息就和这边警局打了招呼,警察已经抓到两波老鼠了。”
&esp;&esp;“我的天哪?这群盗墓贼比狗鼻子还灵啊。”一边的学生忍不住感叹。
&esp;&esp;实在是做他们这行的,他跟着教授也挖了几次墓。
&esp;&esp;至今为止,还没挖到过没被盗墓贼光顾过的墓……
&esp;&esp;铜雀镇的这个居然是第一个!
&esp;&esp;学生也两眼放光,仿佛重拾第一次将要挖墓的期待感。
&esp;&esp;“沈大佬真牛啊,谁敢信他就看了看这树林的风